当今世界形势纷繁复杂,主线无疑是美国对中俄的战略围堵,别的国家往往并无太多的选择空间。但在隔岸观火,还是引火烧身上,韩国无疑正走向后者。据韩国《中央日报》报道,1月12日,联合国前秘书长潘基文乘坐飞机返回韩国。在飞机上,潘基文接受了媒体的采访,在采访中他不仅表示了自己具有担任总统的能力,还表明了支持在韩国部署“萨德”的立场。他还表示,美韩同盟是韩国最重要的防卫手段。
潘基文从2007年1月初至2016年12月底为联合国秘书长,拥有对世界形势整整十年的观察,此次却不顾中国多次反对萨德入韩的立场,发表的相关言论可谓直接挑战中国。而这也是继韩国防长表态支持部署萨德后,又一位重量级人物发表类似看法。于是,潘基文在坐飞机返回韩国途中就明确表态支持“萨德”,无非对美国的一种屈从讨好罢了。从潘基文的发言中不难看出,其最大的担忧来自于朝鲜,认为如果朝鲜不采取极端措施,韩国就是安全的,并且认为只有美国能保护韩国,这种看法在韩国之所以受众广泛,与历史上美军曾亲自帮助韩国打仗密不可分,但时代在变,即使潘基文,干了十年联合国秘书长,依然难挡其小格局,视角只是看到了过去,没有看到未来;只是看到了朝鲜半岛,没有看到亚太,这种表态也令很多观察家目瞪口呆。
潘基文认为自己盯住了核心所在,朝鲜不生事;其实他只是看到了表面,抓住了皮毛,而没有看到真正的核心,那就是美国迟早会撤出亚太,在与中俄的竞争中,尤其是重返亚太战略,美国事实上已经失败了。仅以歼-20为例,一款神器就剥夺了美军苦心孤诣经营几十年的航母战斗群制空权,使其不能再横行霸道,为了对付歼-20,美国已经把力量施展到了极限,首支F-35中队先于欧洲进驻日本,这在某种层面上而言,已背离了其传统欧洲第一的策略,以后,美国还能在重返亚太上走得更远吗?可能性几乎没有,所谓“强弩之末,不能入鲁缟;冲风之衰,不能起毛羽”,讲的就是这个道理,美国实在太远了……
在欧亚的大战略布局中,面对越来越强的压力,美国将不得不选择一个,放弃一个,这是有政治远见的观察家都能看到的,那么,它会放弃欧洲吗?显然不会,被放弃的一方必然是亚洲。而东南亚诸国,在中美间走了这么多年的“平衡”路,却没有哪个国家肯为一方买单而开罪另外一方,这也是最聪明的抉择。如果说有例外,那就是菲律宾,可最终结果又怎么样呢?在经历了难堪与挫折后,还是不得不与中国重新修复关系,同时疏远美国。而韩国,从本质上讲,与东南亚诸国的外交选择并无太大差异,因为它不像日本,有可能成为世界性大国,韩国需要的只是更好的安全环境。